- 美食导航
- 寻味泉州
美食,是一座城市最令人心动的魅力之一。过年来泉州,赴一场美味盛宴吧。在街头巷尾,与一场场令人惊艳的美食嘉年华相遇;跟随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等权威美食榜单,品一品地道的泉州风味;在泉州热闹的年味中,沉浸式感受关于泉州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
打卡活动开启美食之旅
春节期间,泉州各县(市、区)将推出多场美食嘉年华,用招牌美食惊艳市民和游客的味蕾。
2月1日—3日(正月初四至初六),鲤城区天后宫—德济门遗址广场上的“老网红”城南庙会将如期而至,传统工艺、传统小吃、老字号等非遗摊位进驻庙会摆摊设点。即日起至2月15日,市民和游客们还能在“飘雪”的泉州体验特色美食。据悉,刺桐时代村新年非遗年俗活动嘉年华将制造人工雪景,并展示非遗文化,推广特色美食与演出,以年俗长桌宴为载体,邀请市民和游客品尝年俗特色美食。1月开始的“刺桐食事 寻味山城海”——“城之味”展览将在西街游客服务中心持续举办到4月,以泉州美食的底蕴与风骨、人文与历史为主题布展。
往年的城南庙会人山人海
元宵节期间,丰泽区在南少林文武坊举办的“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可别错过。活动现场不仅有华侨美食,还有非遗体验、在地文创、娘惹妆造等项目。据悉,相比去年,今年的活动增设了五大侨乡风情展示专区。“侨牵两岸情”台胞美食专区,集结台湾优质特产与美食,展现两岸一脉共生的美食风味;“侨乡古早味”供销美食专区,汇集闽南糕点、传统食品、特色干货等承载家乡记忆的古早美食;“侨情禅武心”素食文化专区,主打素斋菜品、禅茶体验及南音演唱;“侨风膳食坊”药膳康养专区,展示药膳料理、中药茶饮等特色内容,打造兼具美味与康养功效的体验;“侨艺蟳埔韵”数字文创专区,以 文创手办及沉浸式数字虚拟空间为亮点,演绎独特的“海丝”文化。
到世界遗产点品尝美食,也是今春美食嘉年华中的一大亮点。记者从洛江区了解到,1月31日—2月4日,“洛桥古味食韵迎春会”将在洛阳桥举办,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座中国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上,赴一场“南洋约会”。印尼黑年糕,用圆糯米磨成米浆后,加入红糖、白糖和椰粉等制成,色如巧克力,口感软糯有韧劲;沙爹肉串用香菜籽、豆蔻、胡椒等香料腌制的猪肉,用香料腌制入味,串于签上,在炭火上慢慢烤制,淋上沙爹酱,味道浓郁;九层糕用上好的香兰叶、椰浆,搭配果蔬汁染出斑斓的色彩,一口咬下清香Q弹……
用香兰叶、椰浆制作的九层糕
永春五里街则用来自五湖四海的风味吸引八方来客。据悉,1月24日持续到2月13日,永春五里街将集结网红美食、庙会活动和国潮元素等,举办永春非遗、新春市集、元宵花灯展、魁星文化、跨海联动过新春等活动。在这里,既可以吃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小吃,还能看到民俗演出和瀑布烟花秀等。
跟着权威榜单品泉州味道
泉州山海物产丰富,“古早味”和异域风碰撞融合,孕育出了独特的泉州味道。近年来,泉州味道越来越有“国际范”,目前已集齐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等三大权威美食榜单。
2024年11月,2024金梧桐中国餐厅指南一星餐厅完整榜单公布,临家闽南菜、绿岛国际酒店中餐厅、上苑、新荣誉·闽粤宴、悦宴·福建菜精品料理等5家餐厅上榜。2024年12月,米其林发布“2025福建省米其林指南”,蚂蚁私厨、江南院、绿岛海鲜酒楼、庆有余等4家泉州餐厅入选,阿秋牛排(湖心街)、老阿伯、春生饭店、罗记面线糊、德文虾仔面、张林阿山姜母鸭、好厅(鲤城)、忠记盐烧番鸭、建来发、庄记泉府卤面馆等10家餐厅获必比登推介。2025年1月,黑珍珠餐厅指南发布,庆有余(浦西央街店)与七栩钟楼·蚌壳餐厅2家餐厅上榜。
在这些登上权威美食榜单的餐厅里,既能吃到传统泉州味,也有闽南创意菜式。牛排,是多元文化在泉州融合的美食代表。宋元时期,从海上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阿拉伯商人带来了吃牛肉的饮食习惯,咖喱等“番味”也来到泉州,牛肉、咖喱与本土的香料碰撞,便烹煮出了味道浓郁的牛排。姜母鸭,是游客来泉州必尝的“古早味”,老姜与番鸭在砂锅中慢慢炖煮,诱人的滋味令人欲罢不能。创意菜式也颇受欢迎,炸醋肉以苹果醋腌制,让传统菜式焕发新意;本港斗鲳与鲜椒酱搭配,上锅蒸出了新惊喜。
泉州的牛排、牛肉羹风味独特
除了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等精致餐厅,泉州还有“新闽菜100+”美食指南,以及“一县一桌菜”等金字招牌,《泉州美食地图》也持续修订完善。
老醋烧河鳗、茶油养脾散猪肚蛋煲、红菇小母鸡汤、小肠海蛎羹、醋猪脚、闽南糯米蒸拆红膏蟹、永春石鼓白鸭汤……去年,泉州市商务局发布“新闽菜100+”美食指南,其中包括美食名菜、人气名菜、美食名小吃、人气名小吃等。
“一县一桌菜”将创新融入美食文化。各居一隅的县(市、区)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物产,将山珍海味、历史文化、非遗技艺、现代产业融入一桌宴席中。鲤城“刺桐宴”、丰泽“簪花宴”、洛江“洛水仙山宴”、泉港“福寿宴”、石狮“宋元海丝宴”、晋江“晋邑古筵”、南安“成功家宴”、惠安“惠女家宴”、安溪“相府家宴”、永春“魁星宴”、德化“瓷都盛宴”、台商投资区“郑和家宴”,各自展现出了泉州的不同风韵。目前,石狮“宋元海丝宴”、南安“成功家宴”、安溪“相府家宴”已入选中国《地标美食名录》名宴,“宋元海丝宴”还获得了“2023中国旅游创业创新示范案例”,并以专题展亮相国家博物馆。
《泉州美食地图》则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份泉州美食攻略。打开泉州美食地图小程序,选择相应的县(市、区),餐饮名店、特色菜品、风味小吃等介绍应有尽有,游客循着地图指引,就能品尝到正宗的泉州味。
记者了解到,春节前,泉州还公布一批春节不打烊餐厅名单,让游客来泉知道吃什么、上哪儿吃。春节期间,将在2000多家餐厅发放“福建有口福”餐饮消费券,政府优惠券叠加企业让利,超千万元福利让游客乐享泉州美食。
小游客吃得津津有味
相关新闻
泉州春节里的“非遗滋味”
泉州人过年,对“吃”大有讲究。
年兜年尾头,蒸糕做粿发新年。泉州人的春节,从做糕粿开始,会“咧嘴笑”的碗糕和石狮甜粿既是祭祀的必备品,也是泉州人春节餐桌上的传统甜点。碗糕蒸熟后,入口米香四溢,清甜不腻;甜粿可以蒸着吃,也可以裹上鸡蛋液炸着吃。
刚出炉的“开口笑”碗糕
甜粿飘香年味浓
除了糕粿,泉州人过春节还会准备各种炸物,醋肉、排骨、带鱼、鸡卷、海蛎、菜粿、豆腐……一切皆可炸。
炸物是泉州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正月初一的早餐,是一碗鸡蛋面线汤。泉州人将水煮蛋剥壳后放入面线汤中一起烹煮,去壳的寓意是去除上一年的晦气,希望新年凡事顺遂。有客人来家中拜年,主人会请客人“甜”一下,麻粩、寸枣、花生酥、金橘糖、冬瓜糖、花生仁糖、蜜饯等“古早味”都是“甜”一下的主角。如有贵客上门,主人还会煮上一碗甜的荷包蛋汤。
春节期间,泉州部分县(市、区)有吃润饼菜的习俗,胡萝卜、高丽菜、豆干、五花肉、海蛎、花生末、海苔、芫荽等用润饼皮包裹,丰富的食材在舌尖上碰撞出美妙的滋味。
正月十五的元宵圆,也是泉州春节美食的代表之一。元宵圆又称为“上元丸”,馅料包含了花生、芝麻、葱头、猪油、冬瓜糖等。泉州的元宵圆是用糯米粉滚出来的,内馅用水浸湿后,放进装着糯米粉的容器里不断滚动,内馅料裹上糯米粉后拿起来浸湿,再次滚动,循环十多次后,内馅香甜的元宵圆便做好了。
元宵圆也是泉州美食代表之一
泉州人过年的吃食中,有不少传承了千百年的非遗技艺和“老字号”。目前,泉州拥有传统制茶技艺这一世界级美食类非遗项目,灵源万应茶、乌龙茶制作技艺等2项国家级美食非遗项目,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润饼皮、肉粽、面线糊等72个省、市级美食非遗项目。另外,还有4家中华老字号企业,71家省、市老字号企业。
来泉州过年,自然要安排一场“非遗美味”之旅。早起,一壶铁观音配上安溪县成珍桔红糕和源和堂蜜饯。优质糯米制成干湿适度的糯米浆团,加入花生油、白砂糖、鸡蛋经过搅拌、蒸煮等步骤后,切成小块,洒上熟米粉后就是色泽如玉、口感嫩软的桔红糕。源和堂蜜饯选用闽南生产的蔬果,用糖和盐精细制作,是泉州人记忆中抹不去的甜蜜。中午,来一顿海鲜大餐,少不了蘸点永春老醋。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的永春老醋,选用优质糯米、高级红粬、上等黑芝麻和白糖为原料,经过精工酿制,酸中微甘,香味醇厚。晚餐,来一个泉州肉粽,糯米包裹着五花肉、干贝、虾米、香菇等食材,包进了泉州山海交融的美食特质。
如今,传承千年的泉州美食有了更高标准。随着《泉州小吃面线糊制作技艺》《泉州小吃牛肉羹制作技艺》《泉州小吃石花膏制作技艺》等地方标准,以及数十个美食团体标准相继出台,泉州正以更加贴心周到的姿态为市民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美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