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导航
  • 寻味泉州
节气美食 | 冬至进补 来年“打虎”
发布时间: 2024-12-21 10:17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预示严寒即将到来。俗话说,“冬至进补,来年打虎”,大家可顺应节气,在饮食上多选择滋补暖身之物。

  温阳滋阴 双管齐下

  在泉州,冬至这一天,不少人选择通过饮食“补一补”。锦兴滋补行老板庄玲玲说,泉州冬至用来进补的肉菜主材主要有猪肉、牛肉、羊肉,还有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等。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在烹煮进补菜品时,会选择一些药材作为配料加入,从而提高食物的养身效果。药膳逐渐成为民间冬至进补的一种传统做法。以南安官桥当地颇具特色的驴肉为例,针对不同的作用,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日常驴肉常做成地瓜粉团;加入当归、川芎、香果、桂皮可以提升滋补效果;对于怕寒的人群,可以加入黄芪、党参,用于补气。

  驴肉

  冬天气候寒冷,多数人群容易出现阳气不足、气血虚弱等症状。适合通过食疗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一级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副主任护师蔡婉霞建议,冬至进补的重点是温补阳气、滋阴养血和提高免疫力,冬至进补的食疗作用显著,它不仅有助于温补阳气、滋阴润燥、补充气血,还能帮助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寒冷的冬季做好充分的准备。

  羊肉是常见的温补食材

  蔡婉霞介绍,冬季寒冷,人体阳气易虚弱,适合食用具有温阳作用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鸭肉、鹅肉、乌鸡、猪肉、红枣、桂圆等,冬天适量进食这类食物有助于温补肾阳、增强体质。虽然冬天寒冷,但空气干燥、容易导致体内津液的流失,因此也要注意滋阴润燥的食材,如黑枸杞、百合、银耳等泡水或者煮汤饮用,进食这类食物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抵御寒冷。冬至时节适合补气养血,尤其是对于体质虚弱、容易疲劳的人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养血效果的食材,如黄芪、当归、枸杞、肉桂、红枣、桂圆等,进食这类食物有助于驱寒养血、提升免疫力。

  海参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不同体质 不同补法

  泉州医高专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副主任胡建萍介绍,冬季适合适当进补提升人体能量,让人体的阳气蓬勃生发。因此市民一般冬至前后会开始进补,但需根据不同体质食用不同的食物。如阴虚以补阴为主,阳虚则要以补阳气为主。

  吃鹿茸可以提升阳气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群,可以食用一些养阴的药膳。比如将常见的沙参、玉竹与猪心、猪肚等一起炖煮,可以起到养阴清肺的作用。

  对于阳虚体质的人群,即容易怕冷的人,推荐食用能够温阳散寒的一些食材,比如羊肉。如果想要借助食物提升补气血的效果,可以加入一些当归或者黄芪。

  黄芪炖汤有利于补气

  气血同源,因此气虚体质要先以补气为主,同时又要能够达到一定的补阳气作用,推荐搭配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和助阳的功效。气虚人群往往脾胃比较虚弱,因此如果食用一些补气的食材,建议同时用一些行气的食材辅助,以提高补气的作用。此外,冬天市民往往吃肉较多,肉易生痰,可能会影响到脾胃运化,因此炖猪肚、排骨、鸭肉再加适当陈皮,补阳效果更好。

  鸭肉有助于温补肾阳

  此外,痰湿人群大便比较容易便溏或者是出现舌苔白腻厚的现象,因此建议加薏仁或者赤小豆,能够祛水利湿。

  家常药膳 注意适量

  蔡婉霞介绍了几款冬至常见的食疗食谱。

  羊肉汤可以温补阳气,驱寒暖身。准备500克羊肉、10克枸杞、10克当归、5颗红枣、3片生姜。首先将羊肉切块,飞水去腥。然后将羊肉、枸杞、当归、红枣、生姜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八宝粥可以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糯米、红豆、绿豆、枸杞、红枣、莲子、杏仁、百合分别取适量。将所有材料浸泡一夜,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成粥,最后加入适量冰糖。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粥的黏稠度。

  庄玲玲建议,气虚、血虚的人群可以将高丽参与肉类炖煮,提升体质。如果有打喷嚏、身体疲乏的症状,可以多食用海参。对于支气管比较弱的人群,可以食用燕窝润肺,也能美容养颜。护理心脏,则可以选用一定量的西洋参炖煮或者泡水、煮水饮用。

  黄芪炖汤有利于补气

  蔡婉霞提醒,食材搭配要注意平衡,避免温补与寒凉食材同食,导致身体不适。冬季容易食欲旺盛,但过多油腻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宜进食清淡食物。虽然冬季需要补充营养,但食疗应适量进行,避免过量造成胃肠不适,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