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创新
- 美食创意
“名人签名茶球”陈列展示柜
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发布仪式上,陈素全收集名人签名。
在安溪举办的活动上,陈素全请作家们签名。
请名人签名后合影留念
有位名人签名时在茶球上写了“愉快”二字
经过多年的精心收藏,陈素全收获颇丰。
众多茶球收集了各行各业的名人签名
核心提示
近日,在一场活动中,中国制茶大师陈素全现场收集名人签名茶球,引发广泛关注。据悉,陈素全目前已收集两万多个名人签名,待收集五万个后,他计划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将其捐赠给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博物馆。
名人签名,不仅仅是名人身份的象征,更是历史、文化与情感的凝聚。从光芒四射的影视明星到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从著作等身的作家到赛场上创造辉煌的体育健将,他们的签名仿佛一扇扇窗,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他们的风采。
□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文 受访者/供图
别出心裁
请名人在茶球上签字
5月19日,“山乡巨变·茶都有福”首届全国文化名家安溪茶会暨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周启动仪式在安溪铁观音集团举行。作为活动协办方福建省安溪县素全茶叶研究所负责人的陈素全,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活动期间,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小说选刊》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坤;《人民文学》副主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等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名家一起走进安溪,探寻千年茶乡,体验茶叶采制,领略斗茶文化,举办名家茶会,对话文学艺术,激发创作灵感。这段时间,陈素全带着20多个茶球来到现场,和手下的工作人员分头寻找文化名家,经过努力,他们最终在茶球上收集到了20多位名人的签名。
自从6年前萌生了收集名人签名的想法后,陈素全就持之以恒付诸行动。运气好的时候,他参加一场活动就能找几十位名人签名。“比如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发布仪式,现场去了许多富豪、明星和各界名人。只要找准机会,我就上去找他们签名。”对于这种名人“扎堆出现”的活动,如果有机会参加,陈素全都尽量不错过,“甚至是在俄罗斯、泰国举办的活动,我也争取参加。”不过这样的活动可遇而不可求,更多时候,名人往往是单独出现,比如受邀参加某个活动,或者是朋友间的私人访问,“这种时候,我也经常委托朋友帮忙,获得名人签名。”陈素全说,如果方便携带茶球,他会请名人们直接在茶球上签名;如果不方便,就请名人在包裹茶球的布巾上签名,回来后再包上茶叶。据介绍,名人们在了解到签名是为了推广铁观音文化时,一般都不会拒绝。“在签名时,有些名人还对我的行为表示鼓励和赞赏。”
记者在位于安溪的陈素全茶文化馆看到一部分茶球,签名的名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画家邵戈、范扬、姜宝林,著名演员葛优、刘伟,天津作协副主席、热播剧《潜伏》原著作者龙一,歌唱家谭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纲,国家二级美术师张耕源等。目前,签名的茶球已达到两万多个,平均下来,相当于一天签名一个。
“老铁”原料
让茶球更有收藏价值
记者了解到,陈素全请名人们签名的茶球,原料是2000年至2010年期间生产的安溪铁观音,保存至今已有14年到24年,岁月的沉淀已使其味道更臻醇厚,这种陈香型铁观音俗称“老铁”。
出生于安溪县祥华乡珍山村的陈素全,是安溪铁观音制茶世家第26代传承人。1979年前后,10岁左右的陈素全就跟随爷爷学习铁观音种植和制茶技艺。1989年,20岁的他在家乡铜锣茶场真正开启自己的茶人之路。从接触铁观音算起,陈素全与茶叶打交道已有四十余载。这段岁月里,他精心存储“老铁”,目前他的库存中囊括了多款不同年份的陈年铁观音。这些“老铁”被妥善地贮存于大缸中,再置于通风良好的储藏空间中,确保冬暖夏凉。每隔5到8年,这些“老铁”需用微火重新烘焙一次,再放入茶缸封存,以保持“老铁”风味。
陈素全告诉记者,闽粤地区古多瘴气,安溪多山,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以陈茶为药,自古有之。据介绍,陈茶可治痢疾、皮肤过敏、失眠等,泡蜂蜜治疗痛经;陈年老茶性温,有暖胃、补气、降脂、降压、祛火、消暑、除腻、安神等功效。收藏陈茶是安溪人的传统,世代相传。从品饮感受来讲,陈年铁观音因岁月推移,不断氧化与发酵,使得茶甘宁、茶多酚逐渐挥发,削减了新茶的“锐利”,留下的是甘甜与柔润,更加醇香。一般而言,10年以上的茶叶才能称之为“老茶”,而10年以下的只能称之为陈茶,贮存年份长短成为判断陈茶品质的重要标准。而在保存良好的条件下,15—30年间,茶叶的陈化、滋味、口感等都将达到巅峰,堪为上乘。
陈素全用于签名的茶球中,包装的“老铁”正处于“顶峰之年”,这些“老铁”有了名人签名的“加持”,收藏价值更加凸显。目前,签名茶球大部分被存放在安溪县素全茶叶研究所、厦门陈素全茶文化馆、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乌龙茶)制作技艺陈素全传习所。陈素全在这些地方设置了陈列柜,按照名人的行业类别和姓名等,有序陈列。而少数茶球已被陈素全赠送给泉州和厦门的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精心收藏,陈素全坦言自己获益良多:一方面丰富了个人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收藏加深了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了解,提升了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后,通过坚持不懈的收藏,他结识了众多名人大家。
“签名茶球我已经收集了6年,预计还要再收8到10年,才能实现计划中5万个的数量。”陈素全表示,待日后完成收藏,他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把所有茶球捐赠给政府,建一个以收集名人签名为特色的老茶球博物馆。
名人签名收集
点亮激情与热爱
近年来,收集名人签名已成为部分人的爱好。在各地的收藏交流活动中,收藏者们带着自己心爱的宝贝,满怀期待地与其他同好交流分享。一本本精心装帧的签名簿、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或海报,上面的名人签名犹如璀璨的繁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比如,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的李进昌,30多年来收集了一万多枚纪念封,存放的剪报册摞起来有近2米高。其中,那些由艺术界名人亲笔签名的剪报纪念封堪称收藏品中的珍品。每一份名人签名剪报纪念封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让他难忘的故事。
李进昌热爱文艺,常常光顾各大剧场。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迷上了集邮,并逐渐转向了收藏、制作名人亲笔签名的剪报纪念封。制作这种特殊的纪念封说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他先从邮局买来标准的空白信封,剪贴上艺术界名家来津演出的消息剪报,再贴上相关的邮票,最后加盖上邮戳。等现场演出结束后,再请名家签名。这样,一个附有名人亲笔签名的剪报纪念封才算真正完成。他所收集的签名涵盖了艺术界众多名家,有指挥家郑晓英,小提琴家盛中国,歌唱家李谷一、郑绪岚,著名演员陈佩斯、肖雄、濮存昕,还有相声泰斗马三立,以及相声名家侯耀文、牛群等。
再比如,在一场国内大型的收藏展会上,资深收藏者李先生自豪地展示了他多年来的珍藏。他的藏品中有一本年代久远的相册,内有数十位好莱坞黄金时代明星的签名。每一个签名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辉煌时代的故事,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星光熠熠的年代。李先生表示,为了收集这些签名,他曾经不远万里奔赴各个电影首映式、见面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些签名对他来说是无价之宝。
另一位收藏者王女士则展示了她的音乐签名收藏,其中有著名音乐家的签名乐谱、专辑等。她回忆说,为了得到这些签名,她曾在音乐会后台苦等数小时,只为了能在那短暂的瞬间与音乐家们近距离接触,求得他们的签名。这些签名不仅是她热爱音乐的体现,更是她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柱。
收集名人签名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一位参与者兴奋地表示:“能够收集到这些名人的签名,对我来说就像是拥有了一份独特的宝藏。这些不仅是简单的签名,更代表着他们的成就与精神,每一个签名都承载着一段故事和回忆。”
据了解,收集名人签名,不仅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名人的机会,也让大家感受到名人的魅力与影响力。同时,它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一个生动平台,促进了不同领域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